學名:Hydrocotyle nepaleniss Hooker 科別:繖形科.
別名:紅馬蹄草.紅石胡荽.大馬蹄草.馬蹄肺筋草.接骨丹.鬧魚花.銅錢草.含殼錢草。
產地:台灣全境山野之路旁.溝邊.樹陰下.陰濕地群生。
採集加工:四季採全草.洗淨.曬乾備用。
性味:(全草)味辛.微苦.性涼。
功能:清熱解表.去肺熱止咳.活血止血.散血熱。
用於:感冒.咳嗽痰血.吐血.跌打損傷.骨折脫臼.外傷出血.痔瘡.瘡癰。
民間方例:
學名:Hydrocotyle nepaleniss Hooker 科別:繖形科.
別名:紅馬蹄草.紅石胡荽.大馬蹄草.馬蹄肺筋草.接骨丹.鬧魚花.銅錢草.含殼錢草。
產地:台灣全境山野之路旁.溝邊.樹陰下.陰濕地群生。
採集加工:四季採全草.洗淨.曬乾備用。
性味:(全草)味辛.微苦.性涼。
功能:清熱解表.去肺熱止咳.活血止血.散血熱。
用於:感冒.咳嗽痰血.吐血.跌打損傷.骨折脫臼.外傷出血.痔瘡.瘡癰。
民間方例:
學名:Phyllanthus simplex Ketzius 科別:大戟科.
別名:黃珠子草.地珍珠.珍珠草.魚骨草.日開夜閉草.乳癰根.瀉膽草.魚眼草.小夜關門.
產地:台灣全境原野至山坡.荒地.路旁草叢中。
採集加工:夏.秋間採全草或根..鮮用或曬乾備用。
性味:(全草.根)味甘.苦.性平。
功能:清熱散結.健胃消積.退翳明目。
學名:Spilanthes acmella Linn. var. oleracea Clarke 科別:菊科.
別名:鐵拳頭.金再鈎.金鈕扣.千日菊.荷蘭千日紅.
產地:台灣引進供觀賞或藥用栽培。
採集加工:夏.秋間採花序或全草.鮮用或曬乾備用。
學名:Helicteres angustifolia Linn. 科別:梧桐科.
別名:山芝麻.山脂麻.白頭公.油麻甲.仙桃草.田油麻.假芝麻。
產地:台灣全境平野至山麓之路旁.荒地草叢.墓地內自生。
採集加工:全年挖根或採全株.切段.曬乾備用。
性味:(全草)味甘.性寒。(根)味苦.性寒。(有小毒)
功能:清熱.解毒.解表.消腫.止癢。
用於:感冒發熱.頭痛.口渴.痄腮.麻疹.痢疾.泄瀉.腸炎.痔瘡.癰腫.瘰癧.瘡毒.濕疹。
民間方例:
學名:Colubrina asiatica (L.) Brongn. 科別:鼠李科.
別名:蛇藤。
產地:本省產在恆春半島及蘭嶼海岸叢林中.
採集加工:全年採葉.根.鮮用或曬乾備用。
學名:Heritiera littoralis Dryand. 科別:梧桐科.
別名:板根.大白葉仔.
產地:本省產在南.北兩端海岸地區。
採集加工:全年採樹皮.曬乾備用。
功能:(種子)收斂劑。
用於:(種子)治腹瀉。(樹皮)治血尿症。
學名:Callicarpa dichotoma (Lour.) K. Koch 科別:馬鞭草科.
別名:小粗糠樹.止血草.梅燈狗散.小葉紫球.紫球草。
產地:本省產在北部山坡林邊.溪邊疏林內。
採集加工:春.夏.秋採葉及嫩莖.鮮用或曬乾備用。全年採根.洗淨.切片.曬乾備用。
藥理作用:
※紫珠葉能使動物傷口的血流速度減慢.再切口處的血管管腔內形成類似白色血栓結構.而達止血作用。
※紫珠有明顯延長動物耐缺氧時間.減少死亡率.減少耗氧量.減慢心律及減少自發活動等作用。
學名:Cynanchum atratum Bunge 科別:蘿藦科.
別名:老君鬚.白馬尾.蕎麥細辛.薇草.芮改容.牛皮消.老瓜瓢根.山煙根子.春草。
產地:本省產在中部海邊沙地中及坡地林緣草叢中。
採集加工:春至秋採挖.除去地上部分.洗淨.曬乾備用。
藥理作用:白薇甙A對小鼠移植性宮頸癌(U14)和肝癌(HepA)具有顯著'的抑制作用。
性味:(根及根狀莖)味苦.咸.性寒。
功能:清熱涼血.利尿通淋通經活血.解毒療瘡。
學名:Blumea hieraciifolia (D. Don.) DC. 科別:菊科.
別名:生毛將軍.毛毡草.兔耳草.臭草.地菊.坡艾草。
產地:台灣全境山野路旁或山坡草叢中。
採集加工:盛產期6~8月.但全年均可採.取全草鮮用或曬乾備用。
性味:(全草)味微辛.性涼。
功能:清熱利濕.涼血活血.解毒消腫.排膿止痛。
用於:肺癰.肺炎.肺積水.肋膜積水.腹水.腎臟炎.腸炎腹瀉.腫癢疼痛.瘡癤.毒蛇咬傷。
民間方例:
學名:Pistia stratiotes Linn. 科別:天南星科.
別名:大薸.豬乸蓮.水浮萍.大蒲藻.水蓮.大藻.水浮蓮.母豬蓮.肥豬蓮.水荷蓮.
產地:全境池沼中.廢耕水田.山地有泉水之水塘.水溝.山地水田。
採集加工:夏.秋間採全草.鮮用或曬乾備用。
性味:(全草)味辛.性涼。(孕婦忌服)。
※(根有微毒.內服須去鬚根.)
功能:祛風.發汗.利尿.除濕.涼血.活血.通經.解毒.消腫.止膚癢。
用於:感冒.水腫.小便淋痛不利.酒氣腳痛.風濕痛.濕瘡.皮膚癢.蕁麻疹.麻疹不透.月經不調.痔瘡。
學名:Biophytum sensitivum (Linn.) DC. 科別:酢漿草科.
別名:感應草.羅傘草.降落傘.一把傘.羞禮花.珠楣.羅楣.小姑娘草.吓虎草。
產地:自生於台南.高雄等地原野.荒地.路旁。
採集加工:夏.秋間採全草.曬乾備用。
性味:(全草)味甘.微苦.性平。
功能:利尿.消腫.祛痰.消積.收斂.安神.解毒。
用於:哮喘.肺病.水腫.淋病.結石.胃病.小兒疳積.失眠.脫肛.陰挺.毒蛇咬傷。
民間方例:
學名:Nuphar japonicum DC. 科別:睡蓮科.
別名:萍蓬草.川骨.河骨.金蓮花.龍骨蓮.
產地:台灣引進栽培。今仍零星在庭院.池塘做觀賞栽培。
採集加工:夏.秋間採地下根莖.洗淨.切片曬乾備用。秋季採收成熟種子.簸淨.曬乾備用。
學名:Hydrochria dubia (Bl.) Backer 科別:水鱉科.
別名:白萍.天泡草.馬尿花.水膏藥.水旋覆.
產地:野生者可能已滅絕。目前大都引進栽培。(曾在恆春地區有採集記錄。)
採集加工:夏.秋間採全草.洗淨.曬乾備用。
學名:Pueraria phaseoloides (Roxb.) Benth. 科別:豆科.
別名:苦葛.熱帶葛藤.假菜豆.
產地:台灣全靜平野至山麓丘陵地之草原.路旁.草叢中。
採集加工:全年採根.加工充作葛根用。7~10月採花.曬乾備用。
性味:(根)味甘.辛.性平。(花)味甘.性平。
功能:(根)解肌退熱.生津止渴.透發麻疹.解毒。(花)清肺.醒脾.醒酒。
學名:Eupatorium formosanum Hayata 科別:菊科.
別名:台灣澤蘭.山澤蘭.六月雪.白花仔草.斑竹相思.台灣蘭草.澤蘭草。
產地:台灣固有植物。全境山麓至高海拔山區草叢.路旁.均有分佈。
採集加工:全年採根.全草.洗淨.切段.曬乾備用。心葉鮮採鮮用。
成分:全草含揮發油。尚含台灣澤蘭素(eupaformosanin).澤蘭內酯(eupatolide)。
藥理作用:「台灣澤蘭素」有細胞毒活性.對人體外上皮癌細胞(HEpZ)顯示有明顯的抑制作用。
而對於Ps及Wa-256癌均有抑制作用。
「澤蘭內酯」有抗腫瘤作用。對於HEp-2,W-18Va-2,Wl-38均有細胞毒活性作用。
學名:Operculia turpethum (Linn.) S. Manso 科別:旋花科.
別名:紫翅藤.鬆筋藤.軟筋藤.寬筋藤.假薯藤.水薯藤.紅薯藤。
產地:全境海岸荒野至山區路旁灌叢中。
採集加工:春.秋間採全草或根.洗淨.曬乾備用。
性味:(全草)味甘.微辛.性平。
功能:舒筋活絡.利水消腫.解毒止痛。(根)瀉下作用。
學名:Lasia spinosa (L.) Thwaites 科別:天南星科.
別名:炎水姑.旱慈姑.金慈姑.野茨姑.簕慈姑.山茨姑.刺茨姑。
產地:台灣有分佈記載.但野外未曾見過。目前僅零星栽培。
採集加工:夏.秋採根莖.洗淨.先用或切片曬乾備用。
性味:(根狀莖)味辛.性平。
功能:消炎.止痛.消食.健胃 。
用於:胃脘脹痛.消化不良.風濕關節痛。
外治:蛇咬傷.淋巴腺炎.淋巴結結核.瘡癤癰腫。
學名:Hedychium coronarium Koenig 科別:薑科.
別名:白蝴蝶花.穗花山奈.蝴蝶花.山羌活.土姜活.路邊姜.薑花.夜寒蘇.土砂仁.白草果。
產地:台灣於1900年間引入.今已訓化野生。
採集加工:全年採根狀莖.洗淨.切片.曬乾備用。
性味:(根狀莖)味辛.性溫。
功能:除風散寒.解表發汗.消腫止痛。
用於:風濕關節痛.脅肋痛.頭痛.身痛.跌打損傷.咳嗽。(花)治:失眠。
※野薑花未開放花苞.可煮瘦肉或蛋花湯.味道清香鮮美。
學名:Curcuma longa Linn. 科別:薑科.
別名:寶鼎香.黃薑.黃絲鬱金.姜黃.鬱金。
產地:台灣中南部山區栽培.部分成野生化。
採集加工:冬季或春初挖取根狀莖.洗淨.煮熟曬乾.撞去外皮或鮮時切片曬乾備用。
性味:(根狀莖)味苦.辛.性溫。(塊根):味辛.苦.性寒。
功能:(根狀莖)破血.行氣.通經.止痛.健胃.利膽道.解肝毒。
(塊根)行氣化瘀.清心解鬱.利膽退黃。
用於:(根狀莖)血瘀氣滯.胸肋刺痛.脘腹痛.心腹痞滿脹痛.風痹臂痛.產後敗血攻心.產後瘀滯腹痛.經閉腹痛.腹中腫塊.跌打損傷.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