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藥用植物簡介 (87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
學名:Ruellia tuberosa Linn. (或Hygrophila erecta 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科別:爵床科.

別名:解渴草.南洋蘆莉草.蘆莉草.三消草.紫莉花。

產地:原產熱帶亞洲。台灣引進零星供藥用或觀賞栽培。

採集加工:夏.秋間採全草或挖根.洗淨.曬乾備用。

功能:清熱.利尿.消渴.解毒。

用於:牙痛.腹痛.感冒.肝病.高血壓.糖尿病.尿毒。

外治:瘍痛.潰瘡.刀傷。

民間方例:

阿草伯藥用植物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
學名:Echinops grilissii Hance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科別:菊科.

別名:山防風.土防風.華東藍刺頭.南藍刺頭.鬼油麻.莢蒿.野蘭.東南藍刺頭。

產地:台灣北部曠野向陽處至山坡草叢中自生。因過度採摘野生者以少見.目前多為栽培。

採集加工:秋至春季採根部.除去地上部分和鬚根.洗淨.曬乾備用。花序亦供藥用。

藥理作用:

1.抑菌試驗:漏盧的水煎劑在試管內對許蘭氏黃癬菌.緊密著色芽生菌.星形奴卡氏菌等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。

2.能提高正常及免疫受抑制動物外周血T淋巴細胞的數量級比值。(能增強免疫之作用)

3.漏瀘水煎劑可改善高血脂症.減輕動脈硬化病變.降低內臟組織中脂褐色素的含量.防止自由基對衰老機體的損害。

阿草伯藥用植物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 




阿草伯藥用植物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



 

學名:Nicandra physaloides (L.) Gaertn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科別:茄科.

別名:大千生.水晶涼粉.冰粉.鞭打繡球.田珠.草本酸木瓜.藍花天仙子。

產地:原產南美洲。台灣引進園藝觀賞栽培。

採集加工:夏.秋間採全草.鮮用或曬乾備用。花期採花.曬乾備用。秋季採成熟果實.將果實及種子分別處理曬乾備用。

藥理作用:本品的氯仿提取物中分離得到的假酸漿烯酮有細胞毒性.體外試驗對 Eagle 鼻咽癌有顯著的抑制活性。

性味:(全草)味甘.淡.微苦.性平。(果實)味酸.澀.性平。有小毒。(種子)味微甘.性平。

功能:(全草)鎮靜.止咳.祛痰.清熱.解毒。()祛風.消炎.解毒。(果實)祛風消炎。(種子)清熱退火.利尿。

阿草伯藥用植物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2) 人氣()


學名:Camellia oleifera Abel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科別:山茶科.

別名:油茶‧楂‧茶子樹‧梣樹‧茶油巴‧油茶籽‧油茶樹。

產地:原產中國大陸。台灣早年引進.今各地栽培供榨油用或觀賞栽培。

採集加工:秋天採果實.曬乾.打出種子。花期採收花朵.曬乾。根或根皮全年可採.鮮用或曬乾備用。

藥理作用:

1.種子所含的山茶苷有抗癌作用.如體內血中含山茶苷時即有作用.局部使用則無效。

2.榨油後的茶子餅有明顯的殺滅吸血蟲卵的效果。

性味:(根或根皮)味苦.性平。有小毒。()味苦.性寒。微毒。(種子)味苦.性平。有毒。(茶油)味甘.性平。(茶子餅)味辛.苦.澀。有小毒。

阿草伯藥用植物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
學名:Hibiscus sabdariffa Linn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科別:錦葵科.

別名:洛神花.洛濟葵.玫瑰茄.紅金梅.山茄子.紅梅果。

產地:原產熱帶地方。台灣早年引進當食品或觀賞栽培。

採集加工:秋.冬間採成熟肥厚的花萼.除去果實部分.鮮用或曬乾備用。(根.種子)亦供藥用。

洛神葵之成熟花萼呈紅色.肥厚多肉質.富含糖分及果膠.新鮮者可生食.並可製蜜餞.果醬.果汁。曬乾後可做清涼飲料之原料。可煮成帶酸味的清涼飲料。

味:( 花萼)味酸.性涼。

功能:清熱解渴.斂肺止咳.降血壓。

用於:高血壓症.中暑.咳嗽.酒醉。()強壯.輕瀉。(種子)強壯.利尿.輕瀉。

阿草伯藥用植物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

學名:Zanthoxylum nitidum (R) DC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科別:芸香科.

別名:崖椒.兩面針.入地金牛.光葉花椒.豬椒.入山虎.鳥踏刺.鳥不宿.古月根.蔓椒。

產地:全靜山麓至低海拔山區之疏林內或路旁灌叢中自生。

採集加工:全年採根或粗莖.洗淨.切片曬乾備用。

藥理作用:

1.對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。

阿草伯藥用植物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
學名:Liparis nervosa (Thunb.) Lindl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科別:蘭科.

別名:羊耳蘭.黑蘭.見血蓮.矮胖而.肉螃蟹.鐵爬樹.石蝦公.半邊蘭。

產地:全境低海拔林下陰濕處或石縫間自生。

採集加工:全年可採.採全草.除去雜質.洗淨.鮮用或曬乾備用。

藥理作用:

1.止血試驗:見血清對狗股動脈半切斷.肝臟切口.脾臟切口的出血.均有止血作用。繼續觀察肝.脾切口.可見一層薄膜覆蓋.藥已被吸收.切口均無繼發性出血。

2.見血清能加速動物抗凝血的紅細胞凝集.使凝血時間縮短。

3.抑菌試驗:見血清水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.肺炎双球菌.宋氏痢疾桿菌.大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。

阿草伯藥用植物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
學名:Alternanthera sessilis (L.) R. Brown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科別:莧科.

別名:田烏草.蓮子草.耐驚草.節節花.蝦蠊菜.蝦鉗菜.水牛膝.滿天量.水金鈴。

產地:全境平野之路邊.水邊.田邊濕潤地自生或群生。

採集加工:夏.秋間採全草.洗淨.鮮用或曬乾備用。

性味:(全草)味微苦.甘.淡.性涼。

功能:清熱涼血.利尿消腫。外用拔毒止癢。

用於:咳嗽吐血.咯血.衄血.咽喉炎.乳腺炎.腸風下血.痢疾.淋病.腎臟炎.小便不利。

外用:瘡癤腫毒.濕疹.皮炎.疥癬。

阿草伯藥用植物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

 

學名:Allium chinense G. Don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科別:百合科.

別名:薤.蕗蕎.蕌頭.蕎頭.野薤.野蒜.薤白頭.野白頭.火葱.菜芝.辣蕎.蕎子.蕌子。

產地:台灣平地.海濱沙地.山麓各處栽培.多供製醬菜原料。

採集加工:秋季採鱗莖.洗淨.除去莖葉和鬚根.用開水燒煮至無生心為度.取出.曬乾備用。莖葉亦供藥用。

藥理作用:(抑菌試驗)薤白水煎劑對痢疾桿菌.溶血性金黃色葡萄菌有抑制作用。

性味:(鱗莖)味辛.苦.性溫。

功能:溫中.通陽.理氣.寬胸.健胃.整腸.散結。

阿草伯藥用植物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
學名:Paeonia sufffruticosa Andr.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科別:毛茛科.

別名:牡丹花.牡丹皮.木芍藥.洛陽花.條丹皮.粉丹皮。

產地:原產亞洲.中國大陸。台灣引進栽培.適合中高海拔栽種。

採集加工:栽植3~4年後.於秋季葉枯萎時採根.洗淨.除去木心部分.曬乾備用。

藥理作用:牡丹皮具有降血壓.止血.鎮靜.鎮痛.解痙.解熱.降溫.降血糖.催眠.抗驚厥.抗菌.抗病毒.抗發炎.抗浮腫.抗潰瘍.抗乙醯膽鹼.抗組織胺.抗催產作用。對於子宮頸癌有抑制作用。

性味:(根皮)味辛.苦.性涼。(孕婦慎服)

功能:清熱.涼血.活血.散瘀.和血.止血.通經.化斑.止痛.續筋骨.安五臟。()調經活血。

用於:熱病吐血.衄血.血熱斑疹.夜熱早涼.骨蒸無汗.癥瘕.急性闌尾炎.血瘀經痛.經閉腹痛.月經不調.跌打瘀血作痛.高血壓病.神經性皮炎.過敏性鼻炎.感冒風熱.癰瘡。

阿草伯藥用植物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


學名:Ludisia discolor (Ker-Gawl.) A. Richard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科別:蘭科.

別名:石蠶蘭.血葉蘭.石上藕.真金草.石蠶。

產地:台灣引進為觀賞花卉或零星藥用栽培。

採集加工:全年採全草.除去雜質.洗淨.鮮用或曬乾備用。

性味:(全草)味甘.性涼。

功能:滋陰.潤肺.止咳.清熱.涼血.止血.降血壓。

阿草伯藥用植物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


 

學名:Basella rubra Linn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科別:洛葵科.

別名:蟳廣菜.木耳菜.燕脂菜.御菜.滑藤.藤兒菜.西洋菜.藤羅菜.藤七.猴子七.紅藤菜.寸金丹。

產地:全境原野.路旁.荒地.河堤草叢中自生或群生。

採集加工:全年可採.採葉或全草.除去雜質.鮮用或曬乾備用。

性味:(全株)味甘.淡.性涼。

功能:清熱.解毒.滑腸.涼血.接骨.止痛。

用於:(全草)大便秘結.闌尾炎.膀胱炎.小便短澀.痢疾.便血.(根)治風濕關節痛。

外用:(全草)治骨折.跌打損傷.外傷出血.燒.燙傷。

阿草伯藥用植物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


學名:Anredera cordifolia (tenore) Steen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科別:洛葵科.

別名:洋落葵.雲南白藥.藤子三七.洛葵薯.黏藤.土洋參.寸金丹。

產地:原產南美熱帶地區。台灣引進藥用或作蔬菜栽培。

採集加工:全年可採.採粗大珠芽或地下塊莖.鮮用或切片曬乾備用。莖葉亦供藥用。

藥理作用:其正丁醇抽出物具有降血糖作用。

性味:(藤及珠芽)味微苦.性溫。

功能:滋補虛弱.強壯腰膝.祛風除濕.活血化瘀.消腫止痛。(莖葉)通便.止血.消腫。

用於:病後體虛.腰膝痹痛.肝病.胃痛.胃潰瘍.糖尿病.牙痛.吐血.外傷出血.跌打損傷.骨折.外傷出血 。

阿草伯藥用植物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




阿草伯藥用植物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

 


學名: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inn.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科別:木麻黃科.

別名:木賊葉木麻黃.駁骨樹.馬尾樹.駁骨松.短枝木麻黃。

產地:原產澳洲。台灣引進之防風林重要樹種。

採集加工:樹皮全年可採.曬乾備用.葉隨採鮮用。

功能:(樹皮)收斂.止瀉.發汗.利尿.調經.催生。

用於:(樹皮)腹瀉.痢疾.洗滌腳氣.面部小丘疹.疝痛.頭痛。

阿草伯藥用植物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
學名:Euphorbia formosana Hayata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科別:大戟科.

別名:五虎下山.八卦草.滿天星.台灣大戟.下山虎.藥虎草.八卦癀。

產地:全境海濱至平野之砂礫地.荒地.路旁零星自生或栽培。

採集加工:夏.秋間採挖根.洗淨.切片.曬乾備用或採全草鮮用。

性味:(全草.根)味苦.性寒。有毒。(孕婦.虛弱者禁服)

功能:解毒.消腫.消炎.退癀.利膈.解噎.涼血.破瘀血.塗跌打.通大腸。

用於:毒蛇咬傷.風濕.疥癬.無名腫毒.纏腰蛇.疔瘡.癰疽.皰疹.瘋狗咬傷.理跌打。

民間方例

阿草伯藥用植物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



學名:Sambcus formosana Nakai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科別:忍冬科.

別名:台灣蒴藋.接骨草.七葉蓮.臭根草.走馬風.走馬箭.八棱麻.臭草.陸英。

產地:全境田野溝渠旁.路旁.山區路旁.溪邊.至中海拔路旁或林陰下.散生或群生。

採集加工:全年可採.分別採根.莖.葉.除去雜質.洗淨.鮮用或曬乾備用。

性味:(全株)味甘淡.微苦.性平。(孕婦禁服)

功能:()散瘀消腫.祛風活絡。

阿草伯藥用植物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
學名:Centaurium japonicum (Maxim.) Druce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科別:龍膽科.

別名:百金.島當藥.苦草仔.穗花百金花.埃蕾。

產地:台灣全境.澎湖及蘭嶼等地之海邊草地自生。

採集加工:春.夏間開花期採全草.洗淨.曬乾備用。

性味:(全草)味苦.性寒。

功能:清熱.解毒.散瘀.接骨.止痛.消腫。

用於:頭痛發熱.牙痛.扁桃腺炎.急性膽囊炎.肝炎.乳蛾.泄瀉.跌打損傷.關節腫痛.骨折。

附方:

阿草伯藥用植物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




學名:Anoectochilus formosanus Hayata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科別:蘭科.

別名:台灣金線蓮.金線連.花葉開唇蘭.糯子蘭.雉雞草.金草.藥虎.金石松.金不換.金蠶.娃雞草。

產地:全境海拔600~2500M間之陰濕林下散生。

採集加工:全年可採.採全草.除去雜質.洗淨.鮮用或曬乾備用。

阿草伯藥用植物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

Close

您尚未登入,將以訪客身份留言。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

請輸入暱稱 (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標題 (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)

請輸入內容 (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)

reload

請輸入左方認證碼:

看不懂,換張圖

請輸入驗證碼